又一家!光大保德信总经理刘翔离任,年内公募高管变更密集

Thomas 44 0

公募行业的高管变动仍在持续。4月15日,光大保德信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刘翔因个人原因辞任,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运营总监兼首席信息官贺敬哲将代任总经理职务,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公开资料显示,刘翔2020年7月入职光大保德信,担任总经理职务。此前,他曾在深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任职,随后2004年加入公募,先后在鹏华基金、前海开源基金等担任市场发展部总经理、合伙人和首席市场官等职务。

光大保德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4月,注册资本1.6亿元人民币,光大证券和美国保德信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分别占有55%和45%的股份。

从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在成立之初,公司就明确了以“固收”产品为主要发展战略,截至2015年末23只公募产品的总规模达到了745.47亿元,其中非货基金有19只,总规模为263.43亿元。

2016年,A股经历当年初的熔断机制引发市场恐慌,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损,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受此影响,光大保德信基金的管理规模出现了大幅缩水,2016年第一季度的总规模缩水至351.19亿元。

2018年二季度末,光大保德信基金的管理规模第一次升到千亿元随后起起伏伏随着刘翔的到任,公司管理规模在2020年达到峰值1068亿元,非货总规模达到了793.66亿元,业内总排名为45/159。

2021年以来,随着主动权益基金走到聚光灯下,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行业总规模屡创新高。

但受制于“股弱债强”的风格,光大保德信基金错失了这一发展机会。

截至2024年底,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共管理135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总规模为759.87亿元,其中货币基金为187.79亿元,非货基金为572.08亿元。具体到产品分类来看,债券基金的总规模为480.75亿元,占到了总规模的63.27%。

Wind数据显示,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共有40只,截止去年年末,上述40只主动权益基金中,单只资产净值在2亿元以上的仅有4只。

主动权益基金的投研能力较弱,这和公司近年来核心基金经理的变更有关。2022年9月份,原总经理助理兼研究总监魏晓雪离任,随后加入路博迈基金。

魏晓雪离任后,光大保德信基金启用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基金经理。目前来看这些基金经理尚缺乏市场知名度,在管的多只产品仍处于较大的浮亏之中。以詹佳为例,2011年11月成立的光大保德信创新生活,自成立至今回报率为-30.5%。现任研究总监崔书田管理的光大新增长混合,自2022年8月份接任至今回报率为-28.55%。

表:光大保德信基金自2020年以来在管公募规模、营收、净利润明细 单位:亿元 来源:公司年报 界面新闻整理

从盈利情况来看,自2020年以来,随着公募产品调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光大保德信基金历年来的营收和净利润呈现逐年下滑的态势。2024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仅为0.47亿元。

也有好消息传来。今年以来,光大资管先后向证监会提交了旗下13只参公大集合变更注册申请,管理人拟变更为光大保德信基金,目前已有12只被受理。2021年底,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开启全面公募化改造,需在3年内转为公募基金或清盘。Wind数据显示,光大资管目前的资产规模为318.18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规模为258.94亿元。

通过接手光大资管的产品规模,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的产品规模有望再度突破千亿元。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合资公募,光大保德信仍需要调整业务布局,投资研究、产品创新等多方面都急需得力干将。

作为“高级打工人“,今年以来,公募的高管变更仍保持在高位。Wind数据显示,今年3月基金公司高管变更人次达到61人,涉及33家基金公司,创下公募行业有史以来的单月高管变更人数新纪录。其中,董事长变更10人,涉及5家公司;总经理变更11人,涉及6家公司;副总经理变更21人,涉及16家公司。

进入4月,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截至4月15日,月内高管变更总人数已经达到12人。其中,总经理变更6人,涉及3家公司;副总经理变更3人,涉及3家公司。4月11日,天治基金发布公告称,原总经理许家涵因个人原因于当日离任,由董事长柴晓秀代任总经理一职;4月2日,新沃基金公告李钧离任总经理,由新上任的副总经理李曦代任总经理等。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